立即下载
新宁县清江桥乡:美丽干净的河流又回来了
2022-10-14 17:04:12 字号:

燕雀声声婉转旖旎,溪水潺潺欢歌不息,梯田片片金光闪耀……从城镇到乡村,从山间到田野,从保护好山好水到全面绿色转型,在新宁县清江桥乡清江河,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美景已成常态。

而在2012年的时候,这里却是坑坑洼洼的荒地,随处可见矿山尾矿粉、火电粉、煤灰等矿山废弃物,甚至在河流中,还流淌着黑黄泥水。

“长时间困扰我们的水污染问题终于解决了,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清江桥乡清泉村的夏某对督查组说道。

自2012年,清江桥纪委在此走访巡察开始,这里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深入走访中,巡察组发现红星村的三明铁矿和清泉村的巴凌冲铁矿尾矿库存在严重污染问题,特别是对夫夷江支流清江河的影响。清江桥乡政府立即将这一情况向上级部门反映,根据上级精神立即开展整改,严格落实停产整顿、关闭取缔、上限处罚和严厉追责的“四个一律”执法措施,两个尾矿库在2013年停工停用。同时,巴凌冲尾矿库完善截排水系统,修砌筑五条排水沟,设置了坝体位移观测点;三明铁矿尾矿库对截洪沟进行了清淤疏通,对排水沟进行了清理疏通,两个尾矿库均安排人员进行常态化巡查。

走近清江河,河床传来欢快的流水声,一度“黑水横流”的溪水已重现往日风采。“两个尾矿库关停后,整个环境恢复得特别好,美丽干净的河流又回来了,河岸草绿了、溪水水大了、河里鱼多了。”在被拆除的巴凌冲尾矿库旁,清泉村民易大爷高兴地对前来走访的纪委监委干部说。

这只是清江桥乡用铁纪守护绿水青山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乡结合巡察监督、日常监督发现的问题,紧盯责任部门履职履责堵点、干部作风问题等,深入一线开展监督,发现并推动整改污水直排河中、垃圾处理不及时、违章建筑等问题,督促相关责任部门探索建立“河长制+合作社”“生态+治理”模式,开启夫夷江流域生态保护、利用和管理法制化新纪元。以治水推动产业升级、村财增收,蹚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的可持续发展新路。

“现在大家的环保意识更强了,河水也更清澈了。作为村干部,我一定继续带头呵护好夫夷江这条‘母亲河’……”夫夷江畔湘塘村党支部书记对监督检查组回访干部说。

2017年以来,清江桥乡对辖区内夫夷江20公里大面段内违法电、捕鱼、养鱼网箱、捕鱼地笼进行集中整治清理,对存在的各类违法搭建网箱、捕鱼竹排、地笼进行集中收缴和清理工作,共收缴并销毁捕鱼地笼200余条,收缴电鱼竹排30条,依法强制拆除养鱼网箱及搭建物约400平方米,放生违法捕捞上来的各类河鱼虾1000多斤,清理各类垃圾约3.5吨,对违法捕鱼人员起到了很大的震慑和宣传教育作用,有力保护了夫夷江流域的生态环境。

同时,针对一些群众在水源林保护区、自然林保护区范围内私砍滥伐、毁林种果,破坏了漓江沿岸生态的现象,清江桥乡纪委及时介入,对全乡毁林种果情况进行了调查处理。

整治的效果立竿见影,游夫夷江的游客都会发现沿江两岸的大型广告牌没有了,废弃船舶也都拆除了,江面上的垃圾基本上看不见了……河畔的红星村以“党支部+村集体+农户”的模式流转土地650余亩,种植600多亩双季稻、30多亩茨菇,生态种植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引擎;湘塘湿地植物园小微湿地打造以脐橙和莲藕种植相结合的湘塘游客接待中心,成了亲子旅游、户外摄影及橙种采摘体验的“网红打卡地”。通过有力有效的监督呵护好绿水青山,让群众收获“金山银山”。

来源:新宁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 罗昌君 许友爱

编辑:新宁融媒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